2010年,山东如意集团因为疯狂买买买,把自己叫成了“中国的奢侈品”,结果不到十年就被债务压得喘气,只能“割肉”出售资产。
谁也想不到,收购它家俩大牌子的,居然是个靠“假冒伪劣”打天下的国产品牌——比音勒芬!
这个名字听着像浪漫满分的法国品牌,实际上是咱们自己的货色。说起音勒芬,曾经风光无限,毛利一度甩开爱马仕,号称“衣服里的茅台”,那件貌似普通的衣服,却成了不少人炫耀自己有钱有地位的标志。
这件T恤一上架就值小两千,结果一年赚了个35亿的横财!
大家都在拼命追求那些“衣服能让你看起来年入百万”的虚假名头,真是没人闲着去想这场消费主义的游戏有多搞笑。
那这“衣服里的茅台”,究竟是哪个脑袋发热的人在抢购啊?
后来咋就突然霸道不动了呢?
这门生意啊,说白了,得先聊聊它的掌舵人谢秉政。
这位老兄的生意可厉害了,年轻时候靠做印刷发财,九十年代直接跳进时尚潮流,代理了好多洋品牌,卖高档衣服的门道他可是熟得不能再熟了。
2003年,他在广州开始搞起了比音勒芬的生意。
这个名字,Biemlfdkk,听起来像个法国设计师的名字,简直让人嘴巴打结,透着一种普通人根本搞不懂的“奢华气息”。那标志也做得挺像模像样的,拉夫·劳伦在打马球,比音勒芬就像在挥舞高尔夫杆一样!
这一顿操作下来,许多人真搞不清这是哪个欧洲的奢侈品店刚搬来的!
它是个地道的国产货。
谢秉政眼光尖,早年没去和大家抢那热闹的男装市场,而是钉瞄了一条冷门路——高尔夫服饰。
那时候,打高尔夫就是有钱的象征,你要是把衣服跟高尔夫一结合,那就等于给品牌贴上了金光闪闪的“贵族专属”标签!
这一步棋,真是走得让人瞠目结舌,厉害得不行!
真正的赢钱秘诀就是,你品牌说得再精彩,也得有人掏钱才行啊!
你琢磨琢磨,是不是每次在最瞩目的地方,都能碰见那个挥舞小棍子的家伙的标志?
比音勒芬的收粮器,直接在全国的飞机场和火车站随便摆着。
这地方就像是全国精英聚会的大本营,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,讲究形象、消费能力炸裂,还特别需要赶场时的穿衣指南!
一进比音勒芬的店,就感觉像是找到了个“稳稳的幸福”——衣服看着挺讲究,质量也不差,穿上既不至于像运动装那么随便,又比西装舒服多了。
钱价跟个小毛孩似的,变得快得让人抓狂!
大伙儿连瞅都不想瞅!
对他们来说,这不光是一件衣服,更像是解决麻烦的无敌利器,是“交朋友的通行证”!
就算自己没玩过高尔夫,穿上这套衣服,感觉就像在球场上走个秀似的!
时间长了,比音勒芬就成了不少人的“上班穿搭”!
凭借这门绝活,实体店贸易居然拿下了快95%的销售,简直比音勒芬躲在角落数钞票还要赚得爽,一发就是好多年!
神话终归要走入世俗,在资本市场上,比音勒芬曾是个如天神般的存在!
从2016年到2023年,这生意赚得就跟翻面饼一样,利润快要飞上天了,毛利率差不多有八成,把路易威登和爱马仕都撇在了身后,真是够呛!
再旺的火锅,总有凉掉的一刻。
从2023年起,这台挣钱的机器开始懒洋洋地转了,财报上的利润数字一季比一季更让人心疼,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在慢吞吞地往下滑。
到2024年三季度,终于见着大事不妙,收入和净赚双双掉链子,这是上市以来头一遭!
仓库里货物多得像山一样,而存货的周转时间也越来越拖拉,之前人人争抢的“热门商品”,却愁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,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滞销的窘境。
老爸的味道把小年轻撵走了,这老本还能撑多久啊?
环境再差也不能全怪外头,音勒芬的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出在自家身上。
那片它曾经一人得的蓝色大海,被一群想分肉的鲨鱼挤得水泄不通。
更让人挥泪的是,这牌子都快成古董了!
比音勒芬的厉害,全靠它抓住了那些中年男士发财致富的心,可是这也可能让它自己摔一跤啊!
这标签粘得跟打了钉子似的,根本撕不下来!
年轻人觉得比音勒芬的款式就像“我爸的旧衣服”,简直透着浓浓的“老头气”,这让品牌想要吸引年轻人简直是难上加难。
电商上那些低价抄袭的东西,挂着音勒芬的招牌,用几十块就能买到,简直在捣乱,它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两千块高档形象,被搞得一团糟,真是让人头疼!
换个招牌,找个新面孔,就能让春暖花开吗?
遇到麻烦,比音勒芬可不是束手待毙的那种!
他们请来了丁禹兮、赵今麦这种小鲜肉,想和Z世代拉近点关系,甚至把用了22年的老牌子“Biemlfdlkk”改成了更好记的“Biemlofen”,真是拼了!
这套动作一看就明白,心里急的不行,还真想把“中年标配”这个标签撕得粉碎呢!
这新玩意儿看着还是个待开发的石头,根本站不起来!
谢秉政这小子,心里还在盘算着大事呢!
他大声宣布,准备花十年把收入搞到三百亿,还要把比音勒芬打造成一个“全球奢侈品大佬”!
只听得口号喊得像雷,结果现实冷得能冻死人。
眼下收入和利润都在打瞌睡,这个大目标就像挂在天边的星星,真是遥不可及啊!
比音勒芬的马拉松还在疯狂进行,脚下的路,早就不是当初那片可以随便撒欢儿的平地了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#